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:新文藝復興風格
2020.04.01 Luxury Defined 編譯: 住邦佳士得國際資產
住邦佳士得展示維多利亞復興建築的七個典範,從義大利式(Italianate)和第二帝國(Second Empire)到標誌性的安妮女王風格(Queen Anne style)
佳士得於2019年12月12日在倫敦舉行「維多利亞時代、前拉斐爾派及英國印象派藝術」的拍賣,在此之前,我們也藉由介紹受到維多利亞女王,這位於1837年即位且於1876年成為「印度女皇」的英國皇后,受其統治期間的建築風格所影響的房屋,來慶祝相容並蓄的維多利亞主義復興運動。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師經常在新與舊之間左右為難,透過「當代」的升級來修改古典的建築屋身,卻也因此產出了多種不同的新風格:哥德復興式和理查森仿羅馬式(Richardson Romanesque)的中世紀和羅馬元素;第二帝國(Second Empire)風格的馬薩式屋頂(Mansard roof);安妮女王式(Queen Anne)的塔樓和山形牆;以及東湖鑲板風格(Stick-Eastlake)的前身工匠式風格(Craftsman)。新式的工程技術包括了結構鋼以及豪華的室內管道。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們著迷於紋飾特徵、古典比例、工藝和材料等,但他們的設計卻預示著現代主義。他們的19世紀農舍,其宏偉的鄉村莊園與優雅的聯排別墅使建築設計在光影、空氣、溫暖和舒適的使用上進入了新時代,進一步啟發了21世界的房屋設計,使他們成為充滿活力,令人興奮的居住空間。
愛爾蘭,蒂珀雷裡郡的蓋瑞甘迺迪之家(Garrykennedy House in County Tipperary, Ireland)
「蓋瑞甘迺迪之家」是一棟約建1864年的鄉間別墅,坐落在蒂珀雷裡郡(County Tipperary)的德格湖(Lough Derg)岸邊50英畝的公園內。在1960年代,該酒莊由據說是維多利亞女王母親的後裔,艾米克·富埃斯特·祖雷明根親王(Prince Emich Fuerst zu Leimingen)所持有。
紐約市上西區的新文藝復興建築風格聯排別墅(Upper West Side Townhouse in New York, New York)
這座新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聯排別墅建於1893年,是構成紐約上西區充滿歷史的西71街區,六棟原始維多利亞時代褐石建築(Brownstone)之一。
喬洲薩凡納的「板栗屋」(Chesnutt House in Savannah, Georgia)
這座華麗的三層樓建築建於1897年,俯瞰喬洲薩凡納的福賽斯公園(Forsyth Park),唯一具有代表性的安妮女王風格(Queen Anne Style)建築。
澳洲雪梨的特雷斯科莊園(Tresco in Sydney, Australia)
特雷斯科莊園位於在雪梨伊麗莎白灣(Elizabeth Bay)的黃金海濱地區,由義大利著名建築師托馬斯·羅(Thomas Rowe)於1868年建造的義式莊園。
在美國康乃狄克州里奇菲爾德的塔樓別墅(Tower Cottage in Ridgefield, Connecticut)
這座塔樓別墅位於康乃狄克州里奇菲爾德(Ridgefield),其獨特的安妮女王風格房屋由建築師Charles B. Northrup於1880年建造。該項目具有與眾不同的出處,年輕時的賈桂琳甘迺迪(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)曾在此度過夏季假日時光。
位於美國紐約州尼亞克村莊的「格蘭霍姆」(Glenholme in Nyack, New York)
這間位於紐約尼亞克村,有著田園維多利亞風格的房屋始建於1854年。該房屋的環繞式廊道和1.5英畝風景如畫的花園,曾出現在1998年的電影《親親小媽》中。
位於美國麻州戴德姆的私人莊園(Private Estate in Dedham, Massachusetts)
木瓦風格是1879年至1890年在新英格蘭的一種著名建築風格。這座19世紀的莊園位於麻州戴德姆的22英畝私人土地上,有著許多該風格的經典特徵,從雪松木外牆、不規則的屋頂到流動性高的樓層設計與開放式門廊。